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日博365备用网站 >> 协商议政 >> 议政建言 >> 文章正文
议政建言
发展滨海特色经济,打造海口夜市品牌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7/03/09
  

厉  春

  随着我省工商业不断发展,商店四处林立,但夜市摊贩并没有因此而没落,近年来反而更加蓬勃发展起来。夜市也从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角色,转变成为人们休闲与消费的场所,当然也能成为我省旅游观光发展中用来吸引观光客的地方文化特色之一,成为我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

  一、海口发展夜市经济的意义及作用

  1.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夜市给居民提供了休闲购物的场所,延长了商家的营业时间,不仅可以扩大海口本地消费,还可以集聚商业人气,吸引大量游客来消费。

  2.有利于推进民生工程。夜市消费定价不高、种类繁多,可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经营成本和起点相对较低,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尤其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3.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发展夜市经济,有利于拉动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出租车行业)、住宿业、旅游业等多业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活跃市场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政府税收,拉动经济增长。

  4.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夜市是观察城市的窗口,也是了解海口地方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本土特色的重要场所。特色夜市经济的兴起和繁荣,可以提升海口整体形象与文化品位,有利于打造海口城市名片。

  二、海口发展夜市经济的必要及优势

  当前以夜市经济带动商圈,已成为一种趋势。据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以上,台湾有近百个夜市,分布于台湾各地,平日里就可以吸引几万的消费者,节假日接待量更会增至10万人以上。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实力不可小觑。

  海口发展夜市经济有其天然的优势:一是海口属于热带海洋气候一年四季气温相似且比较高,市民喜欢晚上出门消暑;二是海口市民有晚上吃夜宵的生活习惯,很多夜宵摊经营到凌晨3-4点依旧有顾客光临;三是海口有独特历史文化、地方美食和特色产品;四是海口是个旅游城市,游客可以通过品尝美食、观看特色文化演出、购买本土工艺品等了解本地文化。如果我市能根据不同街区所处地理位置、目标客群、消费层次和购买能力等特征,重点打造几条特色型夜市,形成像台湾士林夜市一样享誉国际的夜市品牌,那么将大大推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

  三、海口夜市经济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1.夜市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目前来说,海口夜市市场不够规范,夜市市场人员鱼龙混杂,市场整体给人的感觉“脏乱差”。我市夜市摊点从业人员结构复杂,主要为大学毕业后的创业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农转城后新市民群体、个体工商经营户、失业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等。总体来看,从事夜市摊点工作的普遍为中低收入居民家庭。近两年来,特别是“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政府各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其中,夜市摊点冲击最大,短期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这部分人谋生的渠道被切断容易引发民怨,因此要在“堵”和“疏”找到平衡点,就必须健全夜市市场管理体制,对夜市市场进行规范。有效激发夜市经济活力,让这些人享受海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2.夜市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市夜市摊点既缺少完善市场管理体制,又缺乏有效监管,处于8小时之外的工商、市政、食药监、安全等部门监管盲区。这也直接导致了以下问题的出现:一是噪音扰民。夜市摊点离居民生活区较近,且经营时间过长,经营户和顾客没有考虑到周边住户的感受。叫卖、喝酒划拳,有的商户动用扩音器揽客,形成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到居民休息。二是产生治安问题。夜市摊点因人流聚集,经常出现顾客被“扒窃”现象;市民与摊贩发生冲突现象;摊贩之间为争地盘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现象;摊主商品丢失现象;因商品质量问题出现顾客和商家扯皮事件时有发生。三是食品安全堪忧。城区夜市以餐饮业为主,经营食材多为半成品或凉菜,生产渠道无法监管。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还是夜市摊点经营环境不规范,流动性大,监管困难。

  3.夜市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尽管我市发展夜市经济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没有形成夜市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夜市主要分布在人流量较大、车流量较大、高等院校出口等地,普遍为临时搭建,分布较为分散。影响交通出行和环境卫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夜市摊点缺乏统一规划,由摊贩自发在人流密集场所形成“市场”。目前我市稍成规模的夜市有海大南门夜市、骑楼小吃街、明珠广场夜市、解放路夜市、府城夜市和海甸二东路夜市、海垦路夜市、坡博路夜市、金盘路夜市、秀英小街夜市等,以上夜市规模都不太大,这些夜市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重点突出自身的品牌和特色,也没有真正形成集餐饮、文化、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商业链,因而难以整体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

  4.夜市市场准入制度缺失

  为切实保障我市夜市经济的规范化,应建立较为完善的夜市注入制度,力求使夜市经营更加合法化。然而,现阶段我市夜市没有科学的夜市准入制度,对于夜市经营者的管理较为欠缺,很多夜市摊主不具备基本的营业执照,大家也普遍缺乏对夜市合法经营的认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夜市经营者也应具备一定的营业执照,而从事食品类的夜市摊主还应具备健康证,其所售卖的商品也应经过相关质检部门的检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出现很多人无照经营的现象,不利于我市夜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发展海口夜市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一)统一规划夜市摊区

   一是精心策划夜市经济发展方案。借鉴滨海城市(特别是台湾)或发达城市夜市经济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市民对城区夜市布局的意见建议,精心谋划,力求发展夜市经济与居民生活取得最大公约数;二是统一规划设立夜市摊区。通过街道社区摸排人流聚集点,综合考虑夜市摊点的布局规律性,高起点统一设置永久或临时夜市摊点,配套供水、排污、垃圾清运、停车场、公共厕所等硬件;三是利用好已有资源,海口现有一些相对固定的夜市,只要加以规划和整合,就能形成一定规模,并发展成熟。比如五条骑楼老街,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和业态化整合,形成独具南洋风情的夜市品牌。四是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在进行夜市文化街区规划时,应减少夜市与道路交通、公共安全的冲突,使其相互不受影响。可以把一些车流量较少的街面划为夜市临时摊区,车辆夜间改道通行。五是每个区按照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一两处独居特色的夜市,既能方便市民就近消费,又能激发各区创造力,让夜市良性发展。

  (二)出台优惠扶持政策

  一是做好政策导向。出台《海口市夜市经济发展意见》,细化措施,在场租、管理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二是做好产业导向。鼓励夜市经济走出低端商品“窄巷”,在文化、科技、旅游、娱乐等方面创新发展,做到高中低档三结合,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三是组织节会活动。如举办夜市狂欢节、夜市美食节、夜市购物节等,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夜市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此外,应积极鼓励进行打折让利等政策,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还应大力开展夜间文化活动,为夜市增添消费活力,从而促进夜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四是照顾弱势群体。做好夜市从业人员登记工作,优先在摊位申报、费用收取中照顾低保困难家庭、创业青年群体、失地转城人员等。

  (三)建立综合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夜市综合管理机构。夜市管理和规范涉及工商、公安、街道、市政、食药监等多个部门,由于权责交叉,很容易造成大家都能管、大家又都没管的局面;二是成立夜市经营者协会。分不同经营产品、不同经营区域,成立夜市协会组织,通过行业自律形式加强经营约束;三是建立健全《海口市夜市经营制度》。从营业时间、垃圾处理、食品安全、交通遵守等方面进行约束,特别是营业时间上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四是要与我市“双创”工作协调配合。孙新阳书记指出:“双创”工作既是民心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科学、合理、有序、繁荣的夜市是符合“双创”要求,也契合“双创”目的的。以青岛啤酒一条街为例,全街以啤酒为主题精心规划设计,即可畅饮啤酒,又可品尝美食,还可参观啤酒博物馆,观赏文艺表演。夜幕下啤酒一条街虽然是占道经营,顾客众多,但显得十分有序,街道也干净整洁。

  (四)打造特色城市文化

  一是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大南海开发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海南‘首善之城’”为主线,打造滨海城市精品夜市旅游经济。由旅游、规划等部门牵头,培育一条夜色旅游观光线;二是以“吃在海口”为主线,打造“舌尖上的海口”精品小吃文化。依托骑楼小吃街为中心,培育像台湾士林夜市、上海城隍庙、成都锦里的特色饮食文化街区;三是以“购在海口”为主线,打造“海南名优土特产”精品购物街。推出海南地方名产夜市集中销售摊点,培育创业型经济一条街;四是以“玩在椰城”为主线,打造“海南文化名城”特色夜市街。以文艺演出、电影剧目、酒吧娱乐等为支撑,做大城区居民文化消费市场,丰富人们夜生活。

  我想,在我市夜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紧紧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四种精神”,科学的制定夜市发展战略规划,就一定能促进海口夜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民盟海口市委员会主委;教育界别;市教育局局长]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