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日博365备用网站 >> 协商议政 >>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摘要 >> 文章正文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摘要
关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将海口市西海岸新区打造成新生活、新经济、新发展经济区的建议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7/02/22

提 案 号:第14号

提案单位:九三学社

提案背景:

    一、西海岸新区的发展现状

    西海岸新区位于海口市西部,总面积69.66平方公里。辖区内分为4个片区:西海岸新区南片区,面积39.4平方公里;长流起步区,面积4.38平方公里;粤海片区,面积11.7平方公里;金沙湾片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新区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其中,包含海口市唯一拥有落日景观的西向海岸,海岸坡度平缓,岸线开阔连绵,沙岸带沙细洁白。高尔夫球会、美视五月花高尔夫球场、热带海洋世界、假日海滩、西秀海滩、印象海南岛海胆剧院以及海口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分布于新区及其周边。西海岸新区已发展成为海口市重要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

    西海岸新区是海口城市整体功能布局的重要板块,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流起步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快速提升西海岸新区集聚效应、有效加快片区建设进度,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海口市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以及《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海岸新区定位于政务服务、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健康养生、教育科技、商贸物流、会议展览及现代服务业和交通枢纽等中心,西海岸新区将建设成为海口乃至整个海南岛现代服务最为集聚的区域。

    2011年初随着市政府的迁入,西海岸新区建设进入到加速期,区域内的交通、肿瘤医院、五源河学校等城市基础设施陆续投入运营,截至2016年6月,近10万㎡的商务办公中心、15万㎡商业中心、17个高端生活园区逾300万㎡的商品住宅等建设也进入尾声,一个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已初步显现。

    然而,2011年西海岸新区加速建设至今,已逾6年,期间,已建成的10个商品住宅区,已售物业的业主90%为以投资为目的的内地人,年平均入住率10%以内;各楼盘的商业店铺使用率不足3%;已建成的写字楼入驻商户为零、区内入驻企业为零(开发企业除外);无农贸市场、无银行网点、无幼儿园。2015年投运的海南省肿瘤医院,因其为专科医院,不仅接诊率低,更无法满足新区居民的医疗需求。为新区教育配套的五源河学校也需要5年后方能完成9年制教育的全建制。在建的10个住宅项目年平均去化率不足20%,在建的四个办公类综合体年平均去化率不足15%。纵横交错的十余条道路竟无一处安置交通信号,空荡街区内的交通事故率却高于繁华的核心城区。

    二、制约西海岸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新区的首驻产业定位模糊

    “中央商务区”的定位很宽泛,没有具体的主导业态定位,“中央商务区”就成了空泛的概念,久之,失去商业价值的同时,更丧失了化解主城区压力的效能。市政府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花费了尽十年时间开发的西海岸新区,至今无法达到预期成果,其本源在于新区内部缺乏商业价值高的支柱型产业。岛外新城区建设的经验证明,仅依靠住宅类产品开发来兴建的城区,吸引的只能是外来的投机性资本,本地的刚性需求资本甚少进入,单边开发城市的居住属性,“空城”、“鬼城”就成了无法摆脱的魔咒。“安居”的基础一定是“乐业”,唯有尽快首驻产业选定,引入具备产业集聚效应的业态,尽早形成高端服务业集群,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才能打破目前西海岸新区“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二)缺乏促进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

    一直以来,西海岸新区偏重于各类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建设。缺乏政策层面的支撑。于新城区而言,其核心竞争力是具备更多优于老城区的惠民政策。在新区内推行特优政策是新区发展的基础。市政府全力争取针对新区内金融服务、旅游服务、会展服务、餐饮服务、家居服务等“第三产业”优惠政策,对龙头项目、支柱型产业,出台特优政策加以重点扶持,使其在短期内取得跨越发展。对来新区置业的个人,出台交通补贴、减免税费等奖励政策。以特优政策的“洼地效应”推动新区初期建设的高速发展。

    (三)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

    按照规划来看,西海岸新区规划的城市配套设施基本完备。然而,已投入的主要配套设施,不是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就是无法满足城市生活需求。投运已久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因缺乏金融、商业、专业展会运营机构等辅助配套,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闲置,每年承办的汽车、动漫等展会,不仅收益甚微,也缺乏行业影响力。与其耗费的运营及维护费用相比得不偿失。能容纳10万人口基数的新区,需要的是三级甲等的全科医院、全建制的9年制学校、大型的农贸市场、休闲娱乐中心、金融服务行业等。如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形式大于内容的城市配套,势必阻碍新区的发展。

    相比其他城市新区发展模式,如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之初,改新区也由于定位出现偏差,一度沦为“鬼城”,定位于金融城后,该区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采取优先招商金融业且招商政策力度大;多所优质9年制分校教育配套合理分布该区域;入住企业税收优惠;购房入契税减半、入住补助等系列刺激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医、子女就学等各方面需求,郑东新区从2003年1月启动开发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入住人口105万,入驻企业3万多家,入驻各类金融机构247家,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等主要金融业态。商品房销售价格也从最初的3000元/㎡,2016年达到15000元/㎡,总之,郑州郑东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城、生活城。又如广州珠江新城,1993年开始规划建设,最初定位为新城市中心,但由于商业配套不足、功能紊乱缺失,经过10年的发展,新城市中心收效甚微,之后将功能定位修正为中央商务区。重新定位后的珠江新城,集中了未来全市的商务办公用地,启动建设了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电视观光塔等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才激发了新城市中心商务区发展的活力。

    西海岸新区的未来,是海口市发展的风向标,更是试金石,迅速提升西海岸新区的城市价值,对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依靠参建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善新区的建设是不够的。而一旦新区沦为“鬼城”,与参建企业而言仅是单体项目亏损而已;但对地方政府来说,这样的结局则是灾难性的。

办法与建议:

    以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极为目标,是海口市政府兴建西海岸新区的核心目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金融产业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目前,西海岸新区基本建设已近尾声,达成既定目标的关键就是从实际出发,依靠区内现有的商务综合体,引入金融产业,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进而凸显新区商业价值,吸引更多的外埠资本参与新区后期建设。对此,我们建议:

    一是注重政府办公核心区经济辐射效应,通过企业总部落户、台商投资、金融产业等第三产业新经济媒介,快速提升西海岸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继续依托政府办公区的经济辐射效应,利用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岛等政策红利的带动下,通过吸引企业总部落户、台商投资、金融产业等具有新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最具海口活力的第三产业新经济媒介,快速提升西海岸新区产业集聚效应。

    例如在新区的核心区域内,重点扶植金融产业。金融产业是中心商务区的支柱,银行企业是金融产业的基础,如果市政府能够把各部门自身的银行业务转移给拟入驻新区的银行企业,以此为扶植的具体举措,即打消了银行企业开拓新区市场前期投入大的顾虑,又为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财务人员提供了业务便利。当前,通过对首驻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在政府办公区周边区域,引入一至两家优质的银行企业并非是件难事。一旦先行的银行企业入驻新区,满足了新区内金融业务需求的同时,也势必会带动其他同类企业及相关产业的进驻,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便自然形成。

    二是注重战略提升,推行特优扶持政策。主动对接国家现行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及未来的国际贸易岛战略定位,积极争取把西海岸新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全力争取对新区内金融服务、旅游服务、会展服务、餐饮服务、家居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特优政策,向上争取财政、税收、用地、人才等特优政策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条文确保政策落实的连贯性。尽快集聚集成更多的优良资本、优质项目、优秀人才,优先扶植总部经济、商会经济、金融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设计研发中心、旅游服务平台、物业服务平台等高端服务业项目,促进高端人才与高新技术、高端产业有机聚合。促进新区内落户企业与海口市及海南省的区域市场有机聚合。提升新区的人气、商气和财气,促进新区跨越式发展。

    三是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新区内现有的配套设施。打破旧有的城市生活配套由政府独立操作的机制,本着互利共赢的市场原则,吸引多方资本参与市政建设。同时,利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手段,按照新区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医院、学校、商务综合体、商场等初始规划,协助当前已入驻新区的开发企业,完善建成项目的功能,做到统一协调、统筹管理、物尽其用。

    四是注重体制改革,促进新区高效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管理机构。本着“办事不出新区”原则,延伸工商、税务、规划、建设、金融、环保等机构,鼓励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进行社会化代办。如公共事业类的代发、代收、代缴、证照办理、便民办税、社保代缴、线下认证等公共服务。鼓励更多优质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优化服务结构。设立一站式并联审批服务中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新区内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

    五是注重西海岸新区一体化发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建设西海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以政府主动积极引导的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西海岸地区公共服务机构未能有效集聚的问题,特别是向该地区公共服务建设进行倾斜,鼓励社会主体参与,集中建设综合便民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扩大西海岸新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范围,让居住在该地区百姓能够更加公平、更加便利地获得和享用公共服务。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