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日博365备用网站 >> 视察调研 >> 调研报告 >> 文章正文
调研报告
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经济新增长
作者: 文章来源:港澳委 更新时间:2015/10/26

 

  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课题组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投资乏力、出口减少的新形势下,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三驾马车”的平衡发力,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这不仅是国家层面所要坚持的宏观战略,更是各级地方经济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四月起,在市政协副主席林甫肄主导下,港澳台侨委员会成立专门课题组,就我市新常态下如何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问题,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调研。

  课题组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各类消费热点,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良好作用。作为在消费领域仍属欠发达地区的我市,作为已成为全省消费集散中心的省会城市,培育消费热点,为经济增长助力,应是我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项,既有利于推动我市消费的全面转型升级,又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市调结构、稳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我市消费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建省以来,我市长期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在消费领域并无太多主动作为,“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对此也无总体考虑。历届政府致力于做大经济总量,对消费市场干预较少,仅在受灾害性气候影响或节假日商品缺乏时,对消费市场做出某些政策性调整。

  因此,我市消费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差、历史欠账多的基础上靠自我调节发展起来的,从整体看,无论是消费结构还是消费观念,均与我市省会地位不相适应。目前,影响我市消费领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消费能力仍然较弱。我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绝对数和实际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虽持续增加,但与全国同等城市的收入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五名之内。如2013年广东地区的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达到33090元,而同期我市市城镇居民收入仅24461元,少了8629元。

  (二) 消费意愿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集中于衣食住行和教育通讯,而医疗养生、文化娱乐、中介服务等消费性支出明显偏少,甚至出现下降趋势。由于消费顾虑较多,遏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反映了我市的消费观仍处于传统的“温饱即安”层面。

  (三) 消费结构尚不合理,层次较低。我市消费结构不合理之处较多,主要表现为消费构成主要由两类商品构成:一是日常生活消费商品,包括必要的教育医疗开支和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二是汽车和住房消费,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道路压力增大,汽车消费一枝独秀局面难以为继,而住房消费则受全国大势影响,2015年前五个月销售量同比下降已达30%。

  (四)消费环境尚需完善升级。引导消费、刺激消费的政策不足、不配套,市场诚信缺失,物价长期保持高位,消费服务水平低,加上社会保障并不建全、医疗保障制度不甚完善,公共服务消费产品少,进而抑制了各类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五)消费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口零售总额541.27亿元,增速为10.5%,比全省增速低1.7%。这一数据表明,随着各市县经济快速发展和商业中心建设加快,特别是三亚离岛免税店的搬迁及规模扩大,消费“分流、倒流”现象明显,我市全省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的地位受损。

  二、我市培育消费热点的五个有利条件

  尽管我市消费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并非不可改变的“硬伤”。现代消费是一个随科技进步文明发展而逐步升级转型的过程,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市消费市场的自然成熟,长达十多年的高强度社会投资,带动了消费结构升级。本土物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内地物流的紧密联动,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消费量的稳步增长,我市已具备全面优化升级的条件:

  (一)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据全省半壁江山。我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消费人口多、平台大、设施全、需求旺的优势。经济总量占全省近三成,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医药汽车等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全省9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在全省50%以上。2014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27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零售额475.91亿元,同比增长9.7%。

  (二)“国际旅游岛”带旺市场,刺激了高端消费。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资源迅速增值,成为国内外追捧的消费热点。近年来,接纳外地游客人数迅速增加,消费收入也不断上升。同时,离岛免税政策,也为我市带来直接效益,据统计,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2014年接待离岛顾客14万,同比增加100%,销售额突破7亿,同比增加95%。全市旅游总收入已高达142.19亿元,同比增长16.7%。

  (三)发展型消费已成海口消费主流。201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经济收入和人口较快增长,推动了我市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消费的快速转变,汽车、电脑、手机、无线网络等电子产品迅猛普及,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发展型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展现了广阔的提升空间。

  (四)农村消费显示出巨大潜力。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加上国家刺激消费的优惠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我市农村常住居民开始享受城镇化的成果,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27亿元,其中乡村零售额65.36亿元,占比12.1%,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国内同等城市和省内其它地区。

  (五)享受型、服务型消费比重不断加大。在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奢侈品等享受型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明显,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支出分流,各类生活服务、金融理财服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等消费需求迅速增多。免税商场的规模扩大,也刺激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

  三、我市培育消费热点的基本思路

  新常态下,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是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保持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是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市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统筹利用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把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工作抓实抓好。

  (一)准确把握城乡居民五大消费热点。

  结合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和消费条件的综合评估,“十三五”时期应将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的工作重心放在消费需求潜力大、市场销售增长快、影响带动作用强的领域。

  1、信息产品消费。重点扶持宽带接入、微媒体、网络视频、手机视频、手机支付等消费项目。利用“互联网+”模式,加强与信息产业实体的深度合作,扶持中小企业创造更多更适应海口市场的信息消费产品。提高全市企业参与网络化经营的比例,鼓励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的比重。

  2、文化娱乐消费。重点扶持项目为室内娱乐、影视、健康电游、商务会展等。依托海洋文化、岛屿文化、移民文化、侨民文化、热带民俗文化等,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举办各种文化类会展和文化产业博览会,积极发展艺术品产业,培育有规模有影响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扶持发展演艺业,壮大各类文化企业,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下乡”;培育文化市场,降低文化消费价格,发展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小成本演出剧目,国有演出场所多举办公益性、低票价演出。

  3、旅游休闲消费。重点扶持项目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整合开发琼北区域新型旅游产品,形成一批有品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加大“购物游”、“节庆游”“琼北游” 等特色旅游推广力度,可推广启动琼北旅游消费券大派送活动,创造旅游消费新热点。

  4、健康服务消费。重点扶持项目为健康管理服务、家用医疗器械商品、体育健身场所、全民健身工程及养老养生服务。积极引进和举办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开展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培育和拉动体育消费;利用我市“全国无疫区”、“全国空气质量最好地区”等称号的品牌价值,着力于培养国内甚至国际闻名的养老服务市场。

  5、高端消费。重点扶持项目为免税店、高级酒店、国际商贸物流企业、现代电子商务和“一站式”高端服务功能区。扶持免税店、高级酒店、国际商贸物流企业、现代电子商务和“一站式”高端服务功能区;进一步研究推进优化税收结构、扩大免税店及离境购物退税试点等政策措施,加强与境外高端品牌厂商合作交流,鼓励品牌折扣店、品牌连锁店以及网上品牌店等新业态发展,缩小我市高端消费商品和国内外的价差,吸引高端消费回流。

  (二)创新营销模式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消费热点工作的指导,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方式,更好地顺应城乡居民购物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推动消费热点形成,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扶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示范试点。规范发展网上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型销售方式。

  扩大应用领域,拓宽支付渠道,改善使用环境,促进银行卡刷卡消费业务健康发展。支持“名品进名店”和“品牌产品下乡”,实施“琼菜品牌创新工程”,扶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加强特色商业街建设,促进品牌消费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个性化、时尚化定制消费和中、老年消费品市场。促进会展业发展,通过展览展示展销促进商品销售,并带动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

  (三)营造有利于消费热点培育和发展的氛围。

  进一步做好市场运行监测和消费热点跟踪,密切关注我市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消费市场发展的新特点,加强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预测预警。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改进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消费市场产供需更好地衔接。

  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做好商品营销方式创新、消费流行趋势、新型消费理念的宣传,推广普及科学消费知识,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积极营造有利于消费热点培育和发展的舆论氛围。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参与等方式,围绕社会消费时尚和热点,组织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性促销活动,凝聚商业气氛促进新产品推广使用。

  (四)深入挖掘政策内涵,激活政策潜力。

  2009 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培育我市消费热点时,不应忽视这一政策的挖掘与再激活。

  如《意见》中“逐步把海南建成国际购物中心”。我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在构建国际购物中心过程中毋庸置疑的应做排头兵,敢于先试先行,而这也将是我市实现消费方式转变重要机遇。

  《意见》中提出“在海南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博彩业所具备的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为此,我市可以在健全和完善旅游预警系统的前提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试点性、选择性和循序渐进的发展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和运动赛马竞猜型的博彩旅游项目。

  (五)建立健全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的部门协作机制。

  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性强、具有开拓性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和配合支持。我市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的工作合力。实施“工商联手”,鼓励企业根据消费热点开发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深化“农商联手”,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绿色、健康、营养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鼓励“银商联手”,改善信用卡受理环境,提升消费便利化程度;加强与旅游、交通等部门的合作,积极为居民外出旅游休假创造更好条件;积极配合工商、质监、公安等执法部门,加强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坑蒙拐骗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港澳委
责任编辑: